中国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中科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重点共建;位列“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学校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建校后,中科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截至2019年11月,该校有23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以及国际金融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有12个国家级科研机构、4个国家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和62个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和特色文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现有31个学院(学部),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学校历史>>

 

学校于1958年9月在北京创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长。这是我党亲手创办的红色大学,是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建立的大学,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著名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0多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资源>>

 

馆藏资料

 

截至2014年7月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实体馆藏中外文书刊220万册(含院系资料室),包括4万多册的特藏、再造善本等。图书馆通过构建高水平的数字化文献体系来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已引进和共享135个中、外文数据库(平台),包括主流的国内外权威学术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师生用户通过校园网可以方便查阅中文电子图书240万种、外文电子图书45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近4万种、国内硕博士学位论文620万份、国际硕士博士学位论文57万份,以及大量的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等资料。

 

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被美国的《化学文摘》(CA)、《数学评论》(MR)、《剑桥科学文摘》(CSA)和德国的《数学文摘》(Zbl Math)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于1992年列入100种“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于1994年列入300种“1992~1993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第73名;连续4次(1992,1996,2000,2004)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被许多部门和高校列为评审正高职称认可或发表论文重奖的“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报道中国国内外有关化学、物理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理论、科研成果等,2002年起为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SCIE等出版物收录。

 

《低温物理学报》:是首批确定为国家核心类期刊之一,被英国《SA》、美国《CA》、俄罗斯《PҖ》长期收录,中国科技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科技部情报所情报中心固定收录并检索的期刊。

 

《实验力学》:为中国科技信息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及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统计源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期刊、维普资讯等收录,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力学类核心期刊。

 

《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入选武汉大学RCCSE-E教育学类核心期刊,2012年入选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2013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已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及有关报刊网全文收录。

 

《火灾科学》:是火灾过程及其防治领域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它的任务是反映该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为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8月,学校共有教学与科研人员2810人,其中教授94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1043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其中,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不重复统计共有596人,占固定教师总数的40%。4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约占教师总数的75%,45岁及以下青年人才占高层次人才的68%。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11月,学校下辖23个学院(含6个科教融合共建学院)、33个系,设有研究生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信息与智能学部,以及苏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开办37个本科专业。

 



学科概览>>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有3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科。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8个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列全国高校第6;理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到100%,工学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率达到40%。

 

一流建设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核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天体物理、地球化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安徽省一级重点学科:哲学、天文学、地质学、生态学、生态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作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科学、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生态学、地质学、天文学、哲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力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法律、翻译、新闻与传播、文物与博物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临床医学、工商管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公共管理、工程管理

 



学科建设>>

 

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6年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名中,学校15个学科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科学技术史、安全科学与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共7个学科被评为A+,A+学科数名列全国高校第五;数学、生物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共8个学科被评为A或A-。“数理化天地生”6个理学基础学科全部获评A及以上。

 

截止2021年2月(ESI最新数据),学校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同时,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环境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植物学与动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15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篇均被引数居于C9高校第一。

 



学校排名>>

 

2020年5月,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7名。

2019年9月,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2020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80名。

2020年6月,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亚洲第10,国内第3。

2020年9月,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列世界第87位,国内第4。

2022年10月1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结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世界排名74位。

2019年6月,2020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89位。

2020年6月,2021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93位,国内第6。

2021年6月,2022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第98位。

2019年10月,2020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128名,国内第3。

2019年8月,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101-150名。

2020年8月,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列73名。

2022年8月15日,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入选百强榜单。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中国科技大学师资力量

中国科技大学部分师资

中国科技大学院系专业

中国科技大学硕士项目

中国科技大学博士项目

中国科技大学学科建设

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后项目

中国科技大学学术资源

中国科技大学论文期刊

中国科技大学合作交流

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中国科技大学更多介绍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