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地处安徽中部、江淮之间、长江三角洲西翼,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靠山抱湖、临江近海;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截至2022年6月,合肥共辖4个县,1个县级市,4个区,总面积1144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28.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为946.5万人。
合肥地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此而得名。在3000余年的建城史中,有2100余年的县治、1400余年的府治历史,数为州郡治所,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商埠和军事重镇,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故里、淮军摇篮”之称;1952年,合肥正式成为安徽省省会。
合肥是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教育
历朝历代都重视合肥地域的书院建设,历史上有庐阳书院、包公书院、景贤书院、秋浦书院、正学书院等众多书院。宋嘉定时,书院有房屋三百余间。明弘治间,有殿、庑、门、堂、桥、斋、居、号室。清代起,通过科举考试,合肥中进士人数48人,有李鸿章、龚鼎孳等代表人物。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国重要的科教中心。
2021年末,合肥市共有各类高等院校60所(含成人高校),其中研究生培养院校9所。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2.54万人,在校研究生7.0万人,毕业生1.41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21.17万人,在校生65.14万人,毕业生14.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50所,在校生12.24万人。普通高中104所,在校生16.61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30.61%。普通初中235所,在校生27.45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2.86%。小学466所,在校生60.19万人,小学毛入学率109.45%。幼儿园1407所,在园幼儿34.38万人。全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惠及学生84.23万人,其中城市34.01万人、农村50.22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双一流)、合肥工业大学(双一流)、安徽大学(双一流)、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师范学院、巢湖学院、安徽艺术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合肥经济学院、合肥城市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校区(筹)、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徽商职业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合肥科技职业学院、合肥财经职业学院、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
军事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合肥校区
成人高等学校
合肥职工科技大学、合肥市职工大学、安徽开放大学、合肥广播电视大学、合肥行政学院、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研究院所
天津大学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中心(合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