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缩写“CSUST”)简称“长理”或“长沙理工”,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学校。


长沙理工大学为原长沙交通学院、长沙电力学院于2003年合并组建。原长沙交通学院的前身是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原长沙电力学院的前身则是长沙水力发电学校,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湖南省轻工业学校(后更名为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2001年和2002年相继并入原长沙电力学院。2003年9月,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该校整体搬迁至云塘新校区。


截至2024年9月,长沙理工大学分为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设有22个教学院、1个独立学院以及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88个本科专业;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有专任教师2200余人,在校生50000余人(含城南学院66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9800余人。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长沙理工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9月,长沙理工大学共有专任教师22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300余人,副高职称620余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4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40余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交通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和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芙蓉学者”等省部级人才50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

长沙理工大学部分师资

长沙理工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9月,长沙理工大学共设有22个教学院、1个独立学院以及1个继续教育学院,总计开设了88个本科专业。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项目

长沙理工大学博士项目

长沙理工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9月,长沙理工大学共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十四五”重点学科等6个、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

长沙理工大学博士后项目

长沙理工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9月,长沙理工大学共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6个、自然科学科研平台56个、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3个。




研究成果


2019年至2023年3月期间,长沙理工大学被SCI/SSCI收录论文2945篇,出版学术著作128余部。截至2024年9月,2019年以来,学校主持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73项;获国家科技成果奖励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01项,职务发明专利2107项。




馆藏资源


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为“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全国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成员单位,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CALIS、CASHL的成员馆,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查新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科技查新资质。截至2023年底,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印本)文献达371万余册,电子图书达86万册。其拥有中外文数据库65个,并建立了知识机构库,自建的硕博论文数据库已收录论文17818篇。该图书馆已建成21个学科数字分馆,馆中文献信息资源以理工学科为主,兼及人文社科管理艺术学科。




学术期刊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长沙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双月刊。自创刊以来,该期刊已发展成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被中国知网、中国万方、中国维普、美国《化学文摘》(CA)等数个著名国内外文摘或数据库收录,曾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第四届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名《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于1986年9月创刊,是长沙理工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自创刊以来,《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先后获评了“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文社科学报一等奖”“中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优秀社科学报”“中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等多个荣誉奖项。2003年,该期刊改为现名,实施双月刊制,在全球公开发行。

长沙理工大学论文期刊

长沙理工大学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2015年,长沙理工大学入选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2016年,学校加入中俄交通大学联盟。2018年,学校与格鲁吉亚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共建工程技术学院合作意向书。2019年,长沙理工大学与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同年8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学校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截至2024年4月,学校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并与利比里亚大学、黑山大学、沙巴大学合作共建了3所孔子学院,共派出1000余名在籍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学习。2024年5月,长沙理工大学以与非洲高校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成功入选“中非大学联盟”交流机制语言文化与文明互鉴领域中方成员高校。

长沙理工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长沙理工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长沙理工大学更多介绍

校区分布


长沙理工大学共有金盆岭、云塘两个校区,占地面积为2980亩(2022年学校本科生报考指南公布数据)。截至2024年4月,学校在校生总计48000余人(含城南学院7000余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9000余人。


金盆岭校区

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赤岭路45号,靠近长沙市城市主干道芙蓉南路以及书院南路。金盆岭校区为长沙理工大学原址所在地,出入有东西两座大门,从西往东布局有序,依次为南苑学生宿舍、西校区教工宿舍、西苑学生宿舍、东校区教工宿舍、东苑学生宿舍等五大区域,教学楼、办公大楼、运动场、体育馆等分散坐落,该校区内还涵盖了银行、超市、加油站等设施建筑。


云塘校区

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位于湖南省长株潭城市圈的发展核心区,地处长沙县暮云镇与长沙市雨花区、天心区交界处,距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12公里,距湖南省政府6公里,学校的南、东、北面分别为万家丽路、新韶山南路(即汇金路)和环保大道,西面距芙蓉路南段约1.5公里。2005年11月,云塘校区建设工程奠基。2006年9月,云塘校区完成一期建设工程后,迎来了首批6000余名学生。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内,设立有校医院、年轮广场、图书馆、田径场、综合教学楼等多个建筑,云影湖也位于其中。




校园建筑


九云方鼎

九云方鼎位于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内,用花岗岩砌成,鼎高19.56米,寓意长理肇始于1956年。九云方鼎的顶部是一个中规中矩倒置的四棱台,它的主体由4根粗壮而结实的柱子组成,它呈现给世人的每一面皆有长理的校徽以及9个凸起的圆形浮点。


云影湖

云影湖是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的内湖,由自然水域拓建而成,位于云塘图书馆正前方。“云影”二字出自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云影湖前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镌刻有“云影湖”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为书法家颜家龙先生所写,巨石的左边是其落款“颜家龙书”及其两款印章。云影湖因为地势高低被分割成三层阶梯状,湖之上有云影桥居中跨越,该桥与长沙理工大学的中轴线相互连接。


年轮广场

年轮广场位于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内,其中心是一块刻有“奠基”二字标志性自然岩石,标志着长沙理工大学的开始;中心向外延伸,是由一块块长约0.5米、宽约0.3米、厚约0.2米的长方体花岗岩环绕而形成的大圆圈,寓意“年轮”,象征着学校发展的历史。


校训石

校训石位于长沙理工大学金盆岭校区的东广场上、办公大楼前,其上镌刻了“博学、力行、守正、创新”八个字。


教学楼

在一片银杏林的陪伴和长理学子们的求学中,综合教学楼是最热闹的教学楼了。在这里,可以偶遇各个专业的同学,而在综合实验楼,当阳光穿过教学楼顶端的圆洞,落在大楼的拐角处,时机恰当还会形成一个心形,下午,太阳慢慢移到西边,阳光正好射在工科二号楼土木工程学院一侧。蓝天、白云、绿树和红墙的交相辉映,土木工程学院也有属于自己的温柔。


图书馆

图书馆的安静,让人舒心图书馆的勤奋。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