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大学

郑州轻工业大学(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简称“郑州轻大(ZZULI)”,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学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以河南省管理为主。学校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创建于1977年,时名郑州轻工业学院,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为中央和河南省共建,同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高校;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郑州轻工业大学。同年,学校被确定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同年11月,实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突破。2022年,入选“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科学校区、东风校区和禹州实习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200余亩;设有22个教学单位,开办7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教职工23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0000余人;学校各类中外文纸质图书245万册。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郑州轻工业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拥有加拿大工程研究院、挪威科学院、欧洲科学院、俄罗斯交通科学院、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聘请6位院士为学科战略科学家。有长江学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原学者等各类国家及省部级人才3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8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900余人。

郑州轻工业大学部分师资

郑州轻工业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22个教学机构,开办74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9个门类。

郑州轻工业大学硕士项目

郑州轻工业大学博士项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郑州轻工业大学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共建10个博士生联合培养学科方向。学校有3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2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郑州轻工业大学博士后项目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郑州轻工业大学有以“冷链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代表的6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郑州轻工业大学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38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奖励160余项。近五年,主持获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数量居省内高校第三位。连续四年获得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100强。




学术资源


郑州轻工业大学图书馆肇始于1978年的学校图书室,最初的独立馆舍于1982年建成。进入21世纪以来,为适应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先后于2003年5月、2014年9月建成启用了东风校区图书馆、科学校区逸夫图书馆(曾获河南当代最美建筑二等奖)。图书馆由科学校区逸夫图书馆、东风校区图书馆两个馆舍和禹州校区阅览室组成,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阅览座位4970个。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3月,郑州轻工业大学图书馆拥有各类中外文纸质图书220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1536种。


电子资源

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起步于1995年,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建成了以图书馆局域网为平台、以学校校园网为依托、有线无线网全覆盖的图书馆网络服务系统。移动图书馆、RFID智能管理系统、Libsys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学术搜索与全文递送系统、自建数据与论文提交系统等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服务内容不断拓展,读者可利用PC机或移动终端方便快捷地利用馆内文献资源。2014年9月图书馆引入RFID技术,开通使用门禁系统、自助复印、自助借还书等服务设施。截至2024年3月,电子图书877万余册;电子期刊18.3万册;采购中外文数据库72个,另有自建数据库、试用数据库、免费数据库,总共176个数据库。 




学术期刊


《轻工学报》

该期刊主要刊发“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学工程”及其他轻工领域相关学科最新科研成果。是2020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SCD来源期刊,被英国《食品科技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化学文摘》《艾博思科数据库》《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2014年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高校学术期刊特色期刊奖”;2016年被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08、2011、2014、2016、2018年连续五届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该期刊重点刊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哲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法学、社会学、文学与历史、经济与管理、艺术空间、外国语与跨文化交际以及其他专题研究成果。学报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知网、中国人文社科计量指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学技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龙源期刊网、SCD收录/来源期刊,国家科技学术期刊开放平台入选期刊。

郑州轻工业大学论文期刊

郑州轻工业大学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郑州轻工业大学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合办“郑州轻工业大学奥克兰大学智能工程联合学院”,与国外知名高校建立9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韩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1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格里菲斯大学、圣彼得堡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

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郑州轻工业大学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科学校区、东风校区和禹州实习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200余亩。


科学校区

郑州轻工业大学科学校区位于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136号。


星空众创空间

郑州轻工业大学星空众创空间于2015年创立,主要通过创新与创业相结合、辅导与孵化相结合、投资与对接相结合、校内外孵化相结合的方式,服务学校全体师生及社会早期优秀创客的创新创业。在校科技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多部门的联合努力下,星空众创空间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多级别的创新创业项目梯次发展、交叉支撑、合理分布、衔接有序的孵化格局,为广大创业者打造了创业关键要素对接和创业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东风校区

郑州轻工业大学东风校区,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5号,是建校所在地。校区地处郑州北区主干道东风路中段,紧邻地铁8号线与2号线,毗邻郑州市金水区委、河南省中医二附院、绿荫公园,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东风校区建有集中的“师生办事窗口”和各相关部门的“工作窗口”,负责校区运行日常管理和师生服务。截至2024年6月,校区有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单位。东风校区综合服务中心、合作办学管理处(继续教育学院)、资产经营公司、附属学院等单位常驻东风校区。党委学工部(处)、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教务处、财务处、保卫部(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后勤保障服务中心、信息化管理中心、图书馆、档案馆、校医院等12个部门安排有负责东风校区的中层干部和常驻工作人员。


禹州实习实训基地

截至2024年6月,禹州实习实训基地位于禹州市大学路1号,学校与禹州市人民政府在2016年1月正式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设立郑州轻工业学院禹州基地,校园占地面积为976亩。该基地主要功能定位是陶瓷艺术和陶瓷材料研究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科技创新与开发基地、技术成果转化与中试基地。




校园环境


图书馆

逸夫图书馆外形如鼎端庄厚重,屹屹而立矗天幕之下,霞光粼粼映小湖之畔,图书馆内部有智能化管理系统。


体育馆

体育馆坐落东门一隅,砖红色琴键外观同各大建筑一体,与隔壁的田径跑道呼应,学生可以在体育馆内强身健体,磨练意志。


网红餐厅

轻大的网红餐厅集现代、工业、网红风格为一体,室内具有观影区和网红灯,餐厅不定期的举办活动。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