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

佳木斯大学(Jiamusi University),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简称“佳大”(JMSU),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佳木斯大学始建于1947年7月20日,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市属)合并组成。2000年后,佳木斯市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富锦师范学校、黑龙江省理工学校相继并入。2017年,学校获得“首批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2022年,获批黑龙江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重点建设高校。


截止2024年3月,佳木斯大学有四个校区,分别为第一学区、第二学区、第三学区和第四学区;校园占地131万平方米,并拥有富锦农场和四丰农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245.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0.7亿元;设有26个学院(学部),83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有教职工3800余名(含3个附属医院),全日制本科生近260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名。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佳木斯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止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800余名(含3个附属医院),高级职称1500余人。学校拥有共享“两院”院士和龙江学者等多位高水平人才,在学校的教师队伍中亦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多位专家学者。学校有获评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6个、获批省级“头雁”团队1个,获评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20名、省级教学名师13名、龙江名医43名、“三江英才”24名。

佳木斯大学部分师资

佳木斯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截止2024年3月,学校设有26个学院(学部),开设本科专业83个。

佳木斯大学硕士项目

佳木斯大学博士项目

佳木斯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止2024年3月,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法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省级“双一流”特色学科2个。

佳木斯大学博士后项目

佳木斯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佳木斯大学有省重点实验室7个,省产业研究院10个,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有省社科联学术交流基地和科普基地各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教育厅、文旅厅、民政厅研究基地3个。此外,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设有司法鉴定中心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卫健委和国家民委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0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


十三五期间,学校教师主持及参与国家级项目27项,其中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45项,厅局级科研项目803项,佳木斯市科研课题198项,校级项目235项;获批省级科研成果奖37项,发表SCI、EI、SSCI、CSSCI、RCCSE收录论文以及“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等论文751篇,出版各类专著307部,获授权专利1216项,其中发明专利122项。




馆藏资源


佳木斯大学图书馆馆藏学科门类齐全,馆藏资源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十余个学科门类。截至2023年12月,其馆藏资源总量425.17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总量269.77万册,电子图书总量155.4万册;年均引进中外文数据库18个,自建特色数据库25个。先后引进了“超星移动图书馆”系统、“超星发现”系统、“博看”数字报刊阅读系统和“歌德电子阅读机”、博看电子期刊借阅一体机、流媒体瀑布屏、朗读亭等数字资源,实现了24小时书、报、刊自助借阅服务功能。


佳木斯大学图书馆建有“佳木斯大学三江区域文献展馆”。截至2023年12月,佳木斯大学三江区域文献展馆收藏8大主题的各类地方文献3300余册。其中,地方志类文献基本覆盖了全部收藏区域内的各地市及所辖县区编修的各类志书,总藏量600余个品种;“东北书店”出版物收藏500余个品种,600余册;“赫哲族文献”收藏相关图书110余个品种,占该类图书90%以上。




学术期刊


截至2024年3月4日,佳木斯大学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医药科学》三种学术期刊公开发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是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佳木斯大学主办,面向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3年5月,1997年1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佳木斯师专学报》更名为《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双月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扩展版来源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学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反映佳木斯大学的科研成果及学术动态,同时刊登中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优秀学术成果,是美国《化学文摘》(CA)刊源、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刊源、全国报刊索引刊源、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刊源等。


《黑龙江医药科学》

《黑龙江医药科学》于1972年创刊,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主管、佳木斯大学主办,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国内外广大医疗、科研、教学工作者在医药科研领域中所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和新经验等,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数据库的来源期刊,是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中国高校技术类优秀期刊,被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全文收录。

佳木斯大学论文期刊

佳木斯大学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2013年,佳木斯大学成为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与国内高校共建的第五所赴俄留学培训基地院校,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远东国立人文师范大学等7所俄罗斯高校实行合作办学。


截至2024年3月,学校现与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致力构建龙江东部地区教育向北开放桥头堡,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打造东北亚教育、学术交流中心。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国际交流活动,主办由中俄十所高校共同参加的“中国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学生数学、计算机竞赛”。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项目和“国际产学研用”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委托院校,并已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现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20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术交流


2022年,学校举办了“与日本·札幌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护理学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有来自中日两校的200余名师生参加了会议


2023年10月10日,学校主办了第十六届中国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学生数学、计算机竞赛,有来自佳木斯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俄罗斯阿列赫姆国立大学、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等中俄10所高校共计60名学生参加赛事。


2024年,佳木斯大学与乌克兰苏梅国立大学共同举办的“教育、科研协作国际学术论坛”。

佳木斯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佳木斯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佳木斯大学更多介绍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3月4日,佳木斯大学校园占地131万平方米,并拥有富锦农场和四丰农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245.37万平方米。学校共有四个校区,分别为第一学区、第二学区、第三学区和第四学区。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20.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3.9亿元。学校建有3万余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实训大楼,宜居宜学的3栋研究生公寓、23栋本科生公寓和设施齐全的留学生公寓、5个集餐饮休闲交流于一体的学生餐厅等;建有现代化的音乐厅、美术馆,设有符合国际“四大赛事”标准的红土、硬地等网球运动场地和冰球、速滑等“冰雪”运动场地,建有综合体育馆、标准游泳馆、田径场等各类标准化体育场地设施。此外,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初具规模,建成了覆盖全校区、集有线和无线为一体的校园网。


第一学区

佳木斯大学第一学区位于佳木斯市向阳区学府街258号,分为A、B、C、D四个院。A院建有教学办公主楼、校友广场、图书馆、过街天桥等标志性建筑,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医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多个院系和教育部工程实验中心,此外,还有双拥公园等景点。 B院建有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大楼、第一运动田径场、学生第一餐厅、直播电商人才培训基地、校医院等,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美术学院等院系。C院设有信息电子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及留学生公寓、学生第二食堂等。D院建有网球场、足球场、音乐厅、琴房以及学校代表性建筑火苗广场等,设有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药学院等院系。


第二学区

佳木斯大学第二学区位于佳木斯市向阳区德祥街348号。佳木斯大学整个第二学区都属于医学部,设有学生宿舍、自习室、餐厅等。


第三学区

佳木斯大学第三学区位于佳木斯市前进区中山街479号,是佳木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场地,园区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000万元。截至2021年8月,佳木斯大学科技园已经入驻大学生、校内科研人员及社会创办企业100余家,科研团队进入15支,科研人员近200人,就业人数合计1500多人。


第四学区

佳木斯大学第四学区位于佳木斯市郊区长发镇。截至2022年5月,该学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医药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寒地中药良种繁育研究中心、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中心和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中药产业科教实训基地、自然教育研学基地。




校园环境


佳木斯大学标志性建筑有过街天桥、火苗广场等。


过街天桥

佳木斯大学过街天桥于1999年开工建设,2000年国庆节前夕竣工。过街天桥桥宽70.89米,高度为29.4米,连接着佳木斯大学第一学区A院和D院两校区。由于过街天桥的外形为四棱锥形,从东南西北四方来看桥体又呈汉字“人”字型和英文“A”型。过街天桥的四根棱柱象征着最初合校的四所学校;汇聚塔尖象征着四校合一,合校合力合心;“人”字型象征着学校以生为本;“A”字型象征着建设一流学校。整个桥体稳稳坐落在学府街上,又象征着学校以立足三江、扎根龙江、面向全中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佳大力量的办学理念。


火苗广场

火苗广场位于佳木斯大学第一学区D院,广场上有三簇火苗形状的标志性建筑,三簇火苗分别象征着朝气、青春与希望,寓意着佳木斯大学师生朝气蓬勃的青春之火,充满肆意而热烈的活力,如同火焰般不断升腾向上,永不熄灭。火苗广场是社团活动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地。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