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3.85亿元,设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基地、技术推广中心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20个,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63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各类科研奖励39项,出版学术专著130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8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78项。《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CSSCI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共有2万余平方米,现有纸质馆藏书248.4万余册(件)。学校还建有完备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拥有电子图书330万余册、电子期刊170万余册、博硕学位论文913万余篇、音视频2.6万余小时、中外文数据库32个、自建特色设计库6个,依托土家文献中心集中收集土家族、苗族及武陵地区特色文献3万余册。
学术刊物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民族大学主办,湖北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其前身是1982年创刊的《恩施师专学报》,1986年更名为《鄂西大学学报》,1989年更名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从1993年起《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914X,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2—1328/C ),为季刊,从2002起改为双月刊。2019年6月25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新出审[2019]1825号)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42-1907/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2096-7586,从2020年第1期起正式启用新刊名和新刊号,仍为双月刊。该刊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2015-2017)、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2014-2015、2016-2017、2018-2019)、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扩展期刊(2018年版)、RCCSE核心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等收录;曾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优秀学报、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2019年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共出刊(截止2020年1月)37卷,104期,现为季刊,120页。2000年加入清华大学光盘期刊网,2002年加入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同时加入了重庆的维普资讯和2004年加入华艺中文电子期刊网,相继进入超星期刊网。2003年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先后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首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首届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第八届湖北省优秀期刊、第九届湖北省优秀期刊、第十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全国民族地区优秀学报,且分别入选第二届、第三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02年进入了美国《化学文摘》(CA)固定摘录期刊、德国《数学文摘》固定摘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固定摘录期刊、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成为了《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等收录期刊。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民族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中国医学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药学及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综述、技术方法、病例报告、临床经验交流、医学教育、论著摘要等。该刊已进入《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分册的刊源,成为中国统计源期刊的扩展版,其影响因子逐年上升。目前已被《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文收录,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和华艺中文电子期刊网,2002 年荣获“首届中国学术期刊执行《CAJ-CD规范》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