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简称河南理工,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行政主管部门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校是河南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河南省首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高校”。


河南理工大学前身为1909年由英国福公司兴办的焦作路矿学堂,历经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焦作工学院等历史时期,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6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签约共建河南理工大学。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2021年7月河南理工大学新材料产业学院获批成立,是河南省首批立项建设的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之一。


截至2025年3月,学校现有焦作校区、郑州校区,设有24个教学学院,设有利莫瑞克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2所附属医院,开设82个本科专业;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1个学科进入1.5‰,2个学科进入5‰;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招生老师1对1咨询

—— 在线测试是否符合条件 ——

姓 名
手 机
点击提交

河南理工大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河南理工大学有教职工3367人,其中高级职称1320人,具有博士学位1468人。两院院士7人(含双聘),国外院士5人,国家级人才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省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等200余人。

河南理工大学部分师资

河南理工大学院系专业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月,河南理工大学设有23个教学学院、诚正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创新创业学院;8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教、艺、医九大学科门类。

河南理工大学硕士项目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项目

河南理工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河南理工大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1.5‰,材料科学、化学进入5‰;矿业工程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前20强。2个学科入选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创建工程;建有5个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建成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后项目

河南理工大学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建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人文社科基地等69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1月,新时代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49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61项,国家社科基金65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37.5亿元,2023年立项总额达6.71亿元;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7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SCI收录论文6934篇,“三报一刊”、CSSCI来源期刊及SSCI收录论文1035篇;授权发明专利275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有效专利持有量2977项。


2009年,河南理工大学在国际上首创瓦斯地质学科,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负责组织编制中国煤矿瓦斯地质图;创建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最早在中国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建成永磁直线电机驱动无绳提升试验系统。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3月,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纸质图书378万余册,电子图书506万余册;中外文纸本期刊1500余种、电子期刊2.5万余种;中外数据库36个,综合档案2.7万余卷2.2万余件,人事档案近3800份,构建了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共存、镜像资源和远程资源共生、购置资源与自建资源共举,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拥有馆舍6座(包括图书馆3座、档案馆、校史馆和工人大罢工纪念馆各1座),阅览座位6200余席。图书借阅区34个。




学术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河南理工大学主办的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底出版,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刊物的重要收录源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河南省一级科技期刊。ISSN号为:ISSN1673-9787,CN号为:CN41-1384/N。该刊以矿业工程为特色,主要发表校内外专家撰写的矿业工程类学术论文,包括矿业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矿山机电工程,矿山地质与矿山测量工程以及矿山建设,煤炭综合利用,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矿山环境治理等栏目。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暨《中国期刊网》收录;被《中国地质文摘》、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等重要文摘杂志收录。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性研究期刊,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理工大学主办。ISSN号为:ISSN1673-9779,CN号为:CN41-1376/C。该刊主要栏目有:山阳文化与历史研究、煤文化研究专栏、信息与知识传播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文学与语言研究、政治与法律研究、研究生学术研究等。《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暨 《中国期刊网》收录。

河南理工大学论文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1月,河南理工大学坚持实施“开放发展”战略,已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外知名大学合作举办4个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累计培养本硕博多层次国际学生近千人。建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南理工大学利莫瑞克国际学院。学校提供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项目,充分发挥太极拳发源地地缘优势,打造“国际中文+太极”人文交流品牌,国际化特色初步形成。2024年,4月10日,河南理工大学利莫瑞克国际学院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时任副校长边亚东会见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代表团,并与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爱尔兰贸易与科技局局长里奥·克兰西等座谈交流。


2025年4月,广州市政监理与河南理工大学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河南理工大学联合办学硕士

河南理工大学联合办学博士

河南理工大学更多介绍

校园环境


馨月湖

馨月湖位于河南理工大学校园内,馨月湖系南校区规划水系的主体部分。湖面为圆弧形,宽处70m、窄处10m,犹如一弯明月环绕学校教学、办公中心区。沿湖建有6座拱桥,其中位于南端的三拱桥造型别致,堪称一景。2004年6月河南理工大学揭牌暨95周年校庆前夕正式蓄水。湖水源自地下水渗出,水深常年保持3~4米。


荷花湖

荷花湖以水景为主,通过建设若干生态景观核心节点,合理布局斑块、廊道、花木和草坪,形成自由分布、富有美感的水景绿地景观。建成后的水景景观,与馨月湖交相辉映,将极大地美化学校西部校园环境,为学校平添一处独具特色、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秀美景点。置身景区内花木环绕的人工湖、湖心岛、亭台,师生员工将会享受到一种和谐之美。

微信咨询

添加微信,预约专家咨询

lufeishengxue

长按上方号码复制到微信添加